自己家中煎药小常识
1.煎药最好用砂锅、砂壶、搪瓷锅或不锈钢锅,忌用铝锅、铁器。
2.煎药前最好先加凉水浸泡约半小时再煎,加水量应根据药物体积大小、份量轻重、药味多寡适量掌握,一般应浸过药面5分至一寸,即1.5厘米至3厘米,二煎水量酌减。
3.如无特殊指定,每剂药煎煮两次,第一煎(头煎)于药液沸后再煎20分钟,二煎于药液沸后再煎15分钟。煎补药及质地坚硬的药物,可酌情多煎5分至10分钟;解表药及质地疏松的药物,可少煎10分钟。药液未沸时用武火(大火)煎煮,沸后用文火(小火)煎煮。
4.处方内凡注明“先煎”者,则先煎10-15分钟,再放入其他群药。注明“后下”者,则在其他药物煎煮15至20分钟后,再下药,煎5至10分钟即可。注明“布包煎”(包煎药)者,则用布袋或袋泡茶纸包好后,再放入锅内与群药同煎。注明“溶化”(烊化)者,则应用煎煮好的汤液溶化后一起服用。注明“冲服”(分冲服)者,则用煎煮好的汤液送服。
5.应将两次煎煮所得药液混合,共得药汁300毫升至400毫升。药量太大者,可酌情多取些药液;服药困难者,可将药液浓缩至适量;小儿可浓缩至半量或遵医嘱。
6.如特殊指定,两次煎煮所得药液混合后均分成两份,分两次温热服下,即早、晚各服药一次,一般与饭时相隔半小时以上。
7.外用中药须按医嘱使用,水量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上一篇:没有了下一篇:煎煮中药大有讲究